2023年,我国经济回升向好,国内旅游、商务出行、工业生产维持较好恢复势头,客运量、货运量同比显著提高,为国内炼油行业发展带来了机遇。
中国石化炼油企业抓住机遇、勇于作为,借市场复苏有利时机,紧盯市场供需变化,统筹推进生产优化和经营创效,生产经营业绩持续向好。
1、全球首套300万吨/年催化裂解装置投产
“化工型炼厂关键技术及集成技术示范之一——重质原料增产低碳烯烃和BTX关键技术”,是中国石化“十条龙”科技攻关项目。
中国石化统筹研究、设计、生产等相关力量,发挥“大兵团”作战优势,推动安庆石化炼油转化工结构调整项目核心装置——采用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重油高效催化裂解(RTC)技术的全球首套300万吨/年催化裂解装置,于2023年6月30日顺利投产,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重油催化裂解装置。该装置作为炼油转化工结构调整项目的核心装置,能将重质原油进行深度高效转化,生产低碳烯烃、芳烃等化工原料。
6年时间,RTC技术实现从实验室研发到大型化工业应用,创造了炼油技术新、建设周期短、转型效果好的应用业绩,为传统燃料型炼厂向燃料—化工型炼厂转型提供了技术支撑。
——点评:
进入“双碳”时代,“减油增化做特”已成为炼油产品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。中国石化着力推动炼油业务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,不断突破技术瓶颈,破解“卡脖子”难题,加快“油转化”“油转特”进程,延伸产业链、强化创新链、提升价值链。
2、润滑油脂业务强链发展高质量运行
2023年,润滑油脂业务积极顶住成本高位震荡、市场需求不畅等多重压力,围绕“价值经营、借势发展、全品类经营”三项重点工作,持续拓市扩销、
坚持高端突破,用足用好系统内外资源,服务我国高端设备发展和人民生活所需,努力打造中国石化亮丽的品牌名片;稳固增强全产业链协同能力,加强产业链、创新链、供应链合作,特别是与销售公司深化零售端合作,实现润滑油脂产品销量持续快速增长。
2023年,中国石化基础油总量突破百万吨,其中高端Ⅲ类4号基础油2.34万吨,比上年增长22%。润滑油脂销量比上年增长4%;工业油、商用车油销量比上年实现明显增长,交易客户数量比上年增加逾两成。
——点评:
润滑油脂是中国石化最重要的特种油品业务。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,润滑油公司充分发挥研、产、销、服一体化产业链引领优势,使润滑油脂业务运营体制机制更趋完善、“专精特新”产品特色更趋明显、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,带动产业链自主特种油脂技术、资源和市场协同发展,共同为“油转特”战略转型发展贡献力量、
1、成品油经营实现创效增效
2023年,国内出行恢复活跃带动成品油消费复苏,炼油行业扩能放缓、市场监管持续加强、竞争逐步回归理性。
中国石化紧紧抓住成品油消费增长、主营单位资源份额回升的有利时机,强化炼销一体化统筹,优化平衡自产和外采资源,抢抓机遇做大原油加工量和成品油经营量,实现创效增效。2023年1~11月原油加工量达2.37亿吨,同比增长6.8%。同时,紧贴汽柴油市场需求,灵活调整生产柴汽比,用足用好出口配额,平衡内外贸流向,稳定炼油生产装置加工负荷。
2023年1~11月,中国石化累计生产汽油5755万吨,同比增长5.6%;累计生产柴油5939万吨,同比增长3.8%。
——点评:
2023年,国内成品油经营环境得到改善,中国石化强化炼销一体化统筹,紧贴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产品结构,发挥炼油产能优势,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,推动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。
2、满足航煤消费快速增长需求
2023年,我国航煤消费持续且快速增长,国内航线航班量恢复至2019年115%以上的水平,是航煤消费增长的主要推动力;国际航线航班量逐步恢复至50%左右。中国石化紧盯航煤消费市场走势,加强与中国航油集团沟通协调,双方提前谋划、通力合作,以年度航空煤油资源供应框架协议为基础,发挥双方在资源、渠道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优势,积极应对航煤市场的快速恢复,实现共赢。2023年1~11月中国石化航煤产量2673万吨,同比增长63.6%;供中国航油航煤总量占比达61.4%,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。
——点评:
中国石化与中国航油集团通力合作,有利于发挥各自优势。中国航油上游资源的稳定均衡供应得到了进一步保障,中国石化的销售渠道也得到了进一步拓宽,实现资源互补、互惠双赢。
3、润滑油海外业务保持高速增长
2023年是中国石化发展润滑油海外业务的第20个年头。润滑油公司积极践行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借助中国石化驻外分支机构资源力量,充分发挥新加坡公司海外基地平台作用,依托海外中资项目配套,逐步向澳大利亚、新西兰、中东、中亚、非洲、欧洲等市场延伸,创新提出“燃润组合”“国工模式”等业务开发新模式,实现国际市场经营规模和效益的快速提升。
船用油业务由“卖产品向卖服务”转型成果显著。国内外船东合作覆盖VLCC级(超级油轮)42艘、VLOC级(超级矿砂船)24艘,成功中标法国达飞轮船(全球第三大集装箱航运商)项目,在东亚、南亚主要港口开展船用润滑油合作,并已具备在欧洲部分主要港口提供服务的能力。2023年预计海外销量比2022年增长10%,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。
——点评:
润滑油公司坚持品牌国际化发展与企业国际化经营一体化谋划,发挥新加坡全资子公司平台作用,大力推进海外经营本土化运作,与中资企业携手出海、共拓市场,产品和服务远销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、300余个重要港口,为中国制造工业消费品“走出去”参与国际竞争、服务全球经济探索了道路。
4、“东海牌”沥青品牌价值达42.08亿元
2023年,“东海牌”沥青品牌价值达42.08亿元,比2021年品牌价值增值27.45亿元,成为炼油副产品价值最高品牌之一。
中国石化“东海牌”沥青具有质量优、品种多、技术强、服务佳等特点,在F1国际赛道、高速公路、机场、桥梁隧道、高铁、奥运场馆等国家重点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。从寒冷干燥的新疆到潮湿炎热的海南,“东海牌”沥青累计铺筑高速公路22万公里,足以绕赤道5圈半,国内市场占有率长期稳居首位。此外,“东海牌”沥青还远销海外17个国家和地区,每年出口50余万吨,参与越南F1赛道、巴基斯坦高速公路等项目建设,综合性能步入世界沥青品牌第一方阵。
——点评:
加快创建管理科学、贡献突出、价值领先的卓著品牌,是中国石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。作为中国石化旗下业务品牌,“东海牌”沥青始终用实际行动和责任担当践行品牌承诺,把品牌形象与共创共享美好生活紧密联系,向全世界展示“中国制造”的品质。
1、碳材料产业链升级完善
2023年,为抓住新能源行业高速发展的契机,炼油事业部针对针状焦技术应用、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,牵头组建由生产、科研、设计、销售等单位组成的高端碳材料研产销联合攻关团队,推进针状焦、新能源负极材料、低排阳极石油焦市场开发,实现高端碳材料市场化应用,全力拓展中高端炼油特色产品市场。12月,600毫米大规格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攻关取得积极成果,产出电极成品。
中国石化新能源高端碳材料生产企业从2022年的1家发展到9家,低排阳极石油焦实现从无到有,针状焦产量逐步提升,全年累计新能源材料销量近50万吨,并保持总体向上的发展态势。目前,中国石化济南炼化等8家企业已具备负极材料专用焦生产能力;齐鲁石化等3家企业已具备低排预焙阳极焦生产能力。
——点评:
“油转特”是推动炼油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。中国石化在特色产品和特种油品等新产品的开发上,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开展研产销联合攻关,构建“以总部为引领、事业部为主导、科研院所为支撑、生产企业为主体、销售公司为纽带”的联合科研攻关机制,做到“市场出题、科研解题”,以新产品的成功开发带动产业链发展。
2、特色沥青产品应用再拓展
炼油销售公司与生产企业、科研院所组成研产销攻关团队,不断推进“油转特”进程,将以前的副产品沥青变成“专精特新”特色产品,推动特色沥青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2023年6月22日,金陵石化C320硬质沥青(Hardgrade标准)产品再次出口澳大利亚,持续满足国际客户定制化需求。继在北京、上海应用后,7月5日,中国石化“东海牌”净味环保沥青在广州市政道路摊铺施工,首次在南方地区省会城市应用,为中国石化发力沥青产业链再添新动能。10月19日,全新配方春风塔河高等级道路沥青在新疆进行道路铺筑示范,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公路建设做好资源保障。11月2日,橡胶改性沥青在湖北恩施铺筑示范,标志着废旧轮胎解交联橡胶和SBS复合改性沥青取得新突破,为共建绿色交通、做强做优中国石化沥青产业链奠定了良好基础
——点评:
沥青是交通运输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资源要素。中国石化在沥青生产方面具有丰富的资源基础、雄厚的技术力量。“双碳”目标下,我国沥青的市场需求逐渐向多元化、差异化、定制化等方向发展,“专精特新”产品市场需求逐步增长。加速“油转特”进程,不断延伸产业链、强化创新链、提升价值链,特色沥青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。
3、特色油品快速发展
2023年7月13日,荆门石化火箭煤油首次装车出厂,标志着荆门石化成为中国石化首家成功开发航天煤油的企业。10月,深蓝航天自主研制的可重复使用液体发动机“雷霆-R1”,采用荆门石化火箭煤油进行了首次额定工况420秒长程试车,发动机正常启动关机,全程工作稳定,试验取得圆满成功。
“LCO加氢生产商用航天火箭煤油技术”是中国石化石科院自主研发的技术,仅用一年多时间就实现从实验室研发到工业应用,创造了炼油技术新、转化周期短的应用业绩,在助力国家航天事业发展的同时,为国内催化柴油的综合利用开辟了新途径。荆门石化采用该技术,以催化柴油为原料,成功开发出具有高热值、低倾点、硫氮芳烃等杂质含量低的火箭煤油产品,标志着中国石化在航天煤油应用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。
——点评:
“双碳”时代,“减油增特”已成为炼油产品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。这一背景下,中国石化坚持做优炼油、做强特色,不断突破“卡脖子”难题,加快“油转特”进程,大幅增强特种产品的保障能力,延伸产业链、强化创新链、提升价值链,促进炼油业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。
文章来源:周油列国工作室